在2024年順酐產能大幅釋放后,2025年新建項目投產消息依然接連不斷,僅6月和7月預計新增產能近50萬噸/年。在下游需求未能同步跟進的情況下,順酐行業供需矛盾加劇,行業弱勢運行態勢進一步惡化。
一是產能持續釋放。在“減油增化”轉型與“雙碳”政策推動下,眾多企業加速布局順酐產業。2024年,我國順酐新增產能達125萬噸/年,總產能飆升至308萬噸/年,較2023年大增68%以上。2025年,行業仍有超百萬噸新產能預期投放。截至5月底,順酐新增產能已達45萬噸/年,同比增長近15%。隨著湖北金澳化工等項目的投產,供應面將增加68萬噸/年,市場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。
二是市場持續低迷。受產能大幅釋放影響,順酐價格持續下行。2024年生產企業為搶占份額陷入價格戰,行情跌至近5年低位,產能利用率降至48%左右。2025年頹勢未改,國內順酐市場景氣度整體依舊低迷,1至5月,正丁烷法順酐產能利用率僅為45.72%,同比下降26.76個百分點,市場均價也同比下跌4.90%。從后市來看,順酐價格在7至8月或有刷新全年新低的可能。
三是需求托舉乏力。供過于求是造成順酐行業持續不景氣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盡管去年下游產品消費量有所增長,但增速遠不及原料供應,供求矛盾難以理順。今年經濟放緩沖擊終端需求,房地產低迷拖累樹脂行業,新興下游BDO增長有限,酸酐類產品普遍供過于求,加之高溫淡季來臨,順酐市場仍有下行空間。
為減輕國內市場運行壓力,生產企業積極開拓海外市場。全球對可降解塑料的關注,以及東南亞等地房地產行業的發展,推動產業鏈上游原料順酐的需求增長,2024年我國順酐出口量創下有史以來新高。今年前5個月,順酐累計出口量同比增長11.32%,對國內市場起到一定泄壓作用,但因國內順酐體量較大,出口增長仍不能在根本上解決供需矛盾。
面對激烈競爭,一體化模式將是順酐企業未來發展主流。目前一些頭部順酐生產企業,配備了完善的產業鏈結構來降低其綜合生產成本;此外還要依靠科技創新,持續降低生產成本,從而切實提升市場競爭力,促進行業健康發展。
免責聲明:
本文系網絡轉載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,請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根據您提供的版權證明材料確認版權并刪除內容。